在心中


@劉兆生 - 2001/10/27

Image Credit: 馮禮慈
  Image Credit: 馮禮慈

世上很多事情,是屬於很個人的,例如喝酒。無論你事後怎樣形容那枝紅酒味道多酣醇,別人享受不到哪來代入感?

又例如:你看過一本好書。無論你說得多麼眉飛色舞,人家沒看過怎和你分享?

人普遍的心理是,事不關己,己不由心。但世上確實有很多人,見面說不夠三句便一定扯到他一己個人感受,尤其是高球發燒友。高爾夫球正是純百份百個人的感受,接近像神的感召,一天不說說道理便心癢,很富宗教色彩。

「那天我在斜坡上救了那球,離果嶺一百五十多碼,我用5號鐵桿,輕輕揮半桿砍下去,follow-thru很少,球便像箭一樣低飛出去,越過小山丘,穿過兩顆樹,再滾上果嶺,停在離旗桿1呎左右,打了個birdie(比標準桿數少一桿),真過癮!......」小黃手舞足蹈長篇累贅地回味著他光輝的一剎,還有繼續說下去的趨勢。

我們在旁的球友聽得太不耐煩了。小李忍不住打斷他:

「我們在電視上看得多的呢!」

「正是正是,」小黃情不自禁搶白:「就是像電視那些職業球星一樣。」

他突然指著我:「對!老劉,那天你也在場。有證人,你看到的,是嗎?」

我心想:你打了個好球關我什麼事,這是你甜蜜的記憶,對我又沒益處。況且,你又不是我老闆,我亦不需奉承你。留給你的下屬擦鞋吧!於是我淡淡地答:

「是嗎?我完全沒印象。或者我正在球車上看不到。」

小黃沒趣地沒接下去。我卻接著說:「七年前,我在泰國打了一球更漂亮的,......,可惜你不在場......」

到底,高球的感受是絕對甜蜜,但亦是最過人的。

前輩說:「學打高爾夫球,先學曉不談高爾夫球!」 (完)


#####

本文原登於《明報周刊》專欄〈高球型而尚〉,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高球型而尚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